
聯系電話:
0311-89285493PRODUCT LIST
日前,廣東海事局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檢驗小組,對珠江口航道上2個小船橫越區的4條線上的9座浮標的同步閃技術應用情況進行了檢查驗收。通過對己連續工作60多天的9座浮標的檢測,檢驗小組認為,同步閃的各項技術指標達到設計要求,我國首次應用航標燈同步閃技術獲得成功。目前,我國航道上的所有助航標志都是自成一體、獨立閃光。這在航運量不大,航道離岸較遠的情況下,航行船舶能有效的識別。但是,隨著水上運輸的快速發展和沿岸燈光的增多,尤其是離岸較近的航道,航標燈常常與水上和岸上的霓虹燈、彩燈等燈光融為一片,不便航行船舶的有效辨識。今年5月26日,廣東海事局在廣州港主航道上的蓮花山和沙角水域2個小船橫越區標界線上的9個浮標上應用了這一技術。浮標實現同步閃之后,把小船橫越區明顯地標示出來,規范了小船穿越主航道,警示大船以安全速度通過,確保了珠江口主航道的航行安全。2個月多來,這2個橫越區未發生一宗船舶碰撞事故。廣東海事局這9座浮標采用的燈器,是從美國引進的MLED—120/DA65同步閃光燈,該燈器采用了先進的LED燈陣發光技術,通過自動接收GPS的世界時信號控制閃光節奏,實現9個航標燈同步閃。在為期60多天的試驗期間,廣東海事局的工程技術人員對GPS信號接受、閃光碼解讀、電源性能、加電后與GPS同步時間等多項技術指標進行了調試和檢測。據悉,交通部正在起草的《國內浮動助航標志布設規范》己將應用和推廣航標同步閃技術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提出來,建議有條件的通航水域,助航標志可采用同步閃技術,實現同一航道航標同步閃。廣東海事局將在總結這次成功應用同步技術的基礎上,進一步推廣同步閃技術應用,計劃在珠江口通航量最大、航道較復雜的蓮花山10公里長的東航道上的11座浮標上采用同步閃技術。
本文源自http://www.hnsfl.com/xwdt/484.html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(責任編輯:航空障礙燈http://www.hnsfl.com)